山东:加快制定法治山东建设指标体系
2021-08-19 17:02:15 来源: 中国山东网 浏览:1578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8月19日讯 (记者 焦竞赛)今天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法治山东建设系列规划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王玉君介绍,近期,省委制定出台了《贯彻〈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实施方案》和《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具体措施》,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印发了《山东省贯彻〈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的具体措施》,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增强普法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意见》。
我省出台的法治建设系列规划文件,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为主题主线,结合贯彻落实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山东实际,强化问题导向,贴近中心工作,把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补齐工作短板、提升法治山东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针对性作为着力点,提出了推进新时代法治山东建设的具体举措。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对标中央要求。我省法治建设系列规划文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框架结构上充分对照呼应中央相关文件的脉络,在重点内容上严格与中央文件精神和相关部署要求对标对表,涵盖了党的领导、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人才队伍、组织保障等各个方面,真正把中央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确保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是强化问题导向。坚持从山东法治建设实际出发,在认真总结“十三五”时期法治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聚焦社会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出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措施。比如,保障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法治机构队伍建设、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加强法治山东建设理论研究等措施具体、任务明确,可操作性强,对于推动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开出了“药方”,提供了方法路径。
三是融入发展大局。着眼为山东“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我省法治建设系列规划文件注重与省“十四五”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融合对接、衔接配套,着重在新领域新业态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涉外法律服务等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上发力,切实发挥规范、引领、促进、推动作用。
四是体现山东特色。注重突出山东特色,尽可能把相对抽象的法治原则要求具体化、项目化,变成操作性更强的具体政策要求。同时,注重提炼总结我省法治建设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把弘扬齐鲁法治文化、推进区域法治一体化、建立法治建设评价机制、学生“法育工程”、“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等创新举措吸纳进来,使目标任务更加符合山东实际,政策措施更加务实精准,保证了中央部署在我省的创造性落实。
对于下一步的计划,王玉君指出,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抓好法治建设系列规划文件的贯彻实施,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着力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组织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抓好“关键少数”,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持续完善依法治省协调机制,及时推动召开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协调小组会议,围绕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部署推进各领域工作落实。
二是全面落实依法治省重点任务。着力抓好中央依法治国办对山东法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持续跟踪问效,提升督察成效。部署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推动更多市县政府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示范项目。持续深入开展优化法治环境攻坚行动,加快制定法治山东建设指标体系,认真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动出台法治人才培养、基层法治建设等措施意见。
三是加快推进法规制度建设。聚焦自主创新、生态保护、新兴行业等重点领域,拓宽公众有序参与政府立法途径,加强政府规章实施情况后评估,着力提升立法质效。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加强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投融资、“放管服”、公平竞争等重点领域制度供给,以高质量的法规制度引领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是深入推进法治为民办实事。组织实施好法治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省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深入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推动落实新调整的“不罚”“轻罚”清单事项,优化法律服务代理、有关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等惠企利民措施。适时评选全省法治为民十件实事,举办全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切实提升法治为民的社会影响力。
编辑:张元元 责任编辑:胡立荣
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王玉君介绍,近期,省委制定出台了《贯彻〈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实施方案》和《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具体措施》,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印发了《山东省贯彻〈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的具体措施》,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增强普法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意见》。
我省出台的法治建设系列规划文件,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为主题主线,结合贯彻落实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山东实际,强化问题导向,贴近中心工作,把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补齐工作短板、提升法治山东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针对性作为着力点,提出了推进新时代法治山东建设的具体举措。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对标中央要求。我省法治建设系列规划文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框架结构上充分对照呼应中央相关文件的脉络,在重点内容上严格与中央文件精神和相关部署要求对标对表,涵盖了党的领导、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人才队伍、组织保障等各个方面,真正把中央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确保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是强化问题导向。坚持从山东法治建设实际出发,在认真总结“十三五”时期法治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聚焦社会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出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措施。比如,保障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法治机构队伍建设、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加强法治山东建设理论研究等措施具体、任务明确,可操作性强,对于推动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开出了“药方”,提供了方法路径。
三是融入发展大局。着眼为山东“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我省法治建设系列规划文件注重与省“十四五”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融合对接、衔接配套,着重在新领域新业态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涉外法律服务等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上发力,切实发挥规范、引领、促进、推动作用。
四是体现山东特色。注重突出山东特色,尽可能把相对抽象的法治原则要求具体化、项目化,变成操作性更强的具体政策要求。同时,注重提炼总结我省法治建设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把弘扬齐鲁法治文化、推进区域法治一体化、建立法治建设评价机制、学生“法育工程”、“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等创新举措吸纳进来,使目标任务更加符合山东实际,政策措施更加务实精准,保证了中央部署在我省的创造性落实。
对于下一步的计划,王玉君指出,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抓好法治建设系列规划文件的贯彻实施,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着力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组织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抓好“关键少数”,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持续完善依法治省协调机制,及时推动召开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协调小组会议,围绕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部署推进各领域工作落实。
二是全面落实依法治省重点任务。着力抓好中央依法治国办对山东法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持续跟踪问效,提升督察成效。部署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推动更多市县政府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示范项目。持续深入开展优化法治环境攻坚行动,加快制定法治山东建设指标体系,认真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动出台法治人才培养、基层法治建设等措施意见。
三是加快推进法规制度建设。聚焦自主创新、生态保护、新兴行业等重点领域,拓宽公众有序参与政府立法途径,加强政府规章实施情况后评估,着力提升立法质效。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加强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投融资、“放管服”、公平竞争等重点领域制度供给,以高质量的法规制度引领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是深入推进法治为民办实事。组织实施好法治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省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深入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推动落实新调整的“不罚”“轻罚”清单事项,优化法律服务代理、有关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等惠企利民措施。适时评选全省法治为民十件实事,举办全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切实提升法治为民的社会影响力。
编辑:张元元 责任编辑:胡立荣
上一条: 撑起“舌尖”防护网: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下一条: 不断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新论)